癌症營養專欄Act. 8|癌症指數與癌症篩檢
癌症指數(腫瘤指數)
關於癌症指數,有許多人有一些迷思:癌症指數高就是得癌症、癌症指數低就不用擔心。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,癌症指數現階段只能做為參考,可以作為常規健康檢查裡的額外附加項目。當然,相對於前面提到的癌症篩檢,癌症指數的準確率較低,但仍能做為警示燈號。
在癌症指數高的情況下,有可能是非癌症原因導致的提高。也就是說,假如原因A(癌症)與原因B(非癌症)都可能會使癌症指數的提升。我們就無法將癌症指數的增加完全歸因於A,也有可能都是B的原因。
那您可能會想:那這樣定期做癌症指數的監控有意義嗎?
還是有的。就像我們在Covid-19盛行,並在檢疫時量測體溫,也並不是發高燒就被認定確診新冠肺炎。而是提醒我們去做進一步更精準的檢測,例如影像醫學、組織切片化驗、鏡檢等方式,去釐清原因。不是癌症當然最好,是的話也能多和癌細胞搶一些時間,獲得更適當的醫療處置。
那麼,常見的癌症指數有哪些呢?
表一、常見的癌症指數項目及其對應癌症。
資料來源:東元綜合醫院高級健檢中心。12大癌症指數大解析-醫師教你如何正確解讀癌症指數。
這些癌症指數項目所對應的準確率各不相同,目前也並非所有癌症都有對應有一定效果的指標。只是當你看到報告中出現這幾個複雜的項目異常時,請記得向對應科別的醫生做進一步檢查。
癌症篩檢
也許很多人不知道,政府的衛生福利政策中,有提供免費的癌症篩檢服務。比較廣為人知的是乳房攝影、子宮頸抹片,但其實大腸癌的糞便檢查、口腔癌的黏膜檢查、肺癌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,都是國人可以利用的資源。
表二、癌症篩檢補助簡表(2024)。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。
在制定這樣的福利政策時,其實是考量到以上這幾種癌症,都是能夠依靠篩檢而及早治療,並且大幅降低死亡機率20%~70%不等。既然有補助,不妨依照年齡時程,參與以上的癌症篩檢,免去後續治療的辛苦過程。
補充說明:何謂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?
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不需使用顯影劑,輻射量較低,且可迅速檢查肺部。也能夠觀察到器官細節,可觀察到小於一公分的病灶,對於及早發現癌變相當有幫助。
除了公費補助的篩檢之外,也可以自費進行更進一步的基因檢測。基因檢測能夠提前在細胞組織形成癌變之前,得知是否具有高度變異的機率,在真正影響身體健康以前,先抓住嫌疑犯。有許多基因檢測公司都有這樣的服務,簡而言之,基因檢測能夠做到:預防(遺傳基因檢測)、及早發現(組織與血液檢測變異基因),來評估後續的特定癌症篩檢,以及較合適的治療方式。
總而言之,預防與早療的進程可以這麼總結: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建立 → 癌症基因/遺傳檢測(家族史) → 調整生活飲食與生活習慣 → 定期檢查/篩檢 → 配合早期治療
如今,大數據、醫療技術、AI科技等等的發展,都在為精準醫療努力,與疾病搶更多更多的時間。如此,就能提升癌症治療的預後狀況。而我們自己能夠做到的,就是先前處方箋中提到的生活習慣與環境危害的迴避,以及飲食上的建議。讓癌症不再是令人恐懼害怕的疾病。
延伸閱讀
癌症營養專欄 Act.1|癌症的開始
癌症營養專欄 Act.2|如何為癌症的家人、朋友準備食物
癌症營養專欄 Act.3|素食迷思:健康但吃不飽?
癌症營養專欄 Act.4|商業配方的癌症點心
癌症營養專欄 Act.5|預防癌症的飲食處方
癌症營養專欄 Act.6|癌症藏在生活習慣的細節中(上)
癌症營養專欄 Act.7|癌症藏在生活習慣的細節中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