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營養專欄 Act.5|預防癌症的飲食處方
營養,一直是醫學上預防疾病的先驅,「吃」也是每天必須接觸的日常。許多疾病的產生,都是長期累積,因此飲食就佔了很大一部份的影響力。
營養對於預防的概念,並不是要高度限制自己的日常,而是在習得營養知識後,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,從而適度地調整自己的飲食。我們仍然能去聚會、聚餐,但在這樣的狂歡之後,要有意識地在後續幾天調整回來。舉個例子,這些聚餐通常都是高油、高鹽、低纖維的餐食,有時也會喝酒。偶爾的快樂飲食是可以接受的,畢竟這也是飲食文化、是生活的一部份,應該要讓「吃」帶來幸福快樂的感受。在這之後,我們可以在後續幾餐些微地降低熱量攝取,8分飽、少加工、多蔬果,避免大魚大肉後的便祕代價或代謝囤積。
近年來,大眾對於養生的概念越來越重視,除此之外,擁有持續實踐的續航力才是遠離癌症的關鍵。
至於預防癌症的飲食處方,有一項建議相當重要,那就是抗氧化、抗發炎。
癌症,或我們說癌細胞的產生,是細胞在生長時因基因突變而過度增生,失控複製產生腫塊,依據容不容易擴散出去分成非擴散的良性腫瘤,與易擴散的惡性腫瘤。承受巨大氧化壓力的細胞會破裂或累積突變,頻繁的細胞損壞再生,會增加產生突變細胞的機率。也因此,抗氧化的保護對癌症的預防相當重要。
而抗發炎呢?發炎屬於免疫反應的一種呈現方式,是對於外在病原入侵的防禦。大致上分為急性發炎與慢性發炎。急性發炎像是突發的傷口感染、細菌病毒入侵。身體的免疫系統強力活化,短時間內清除病原體,在完成任務後功成身退,身體回歸正常。然而,另一種慢性發炎就比較麻煩了。
慢性發炎的產生,通常就代表了身體長期處在一個「不平衡」的狀態,伴隨著氧化壓力的產生,並且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解決這樣的狀況以回歸平衡。例如:長期的空氣汙染吸入微粒、肥胖產生的發炎指數上升及賀爾蒙異常、壓力賀爾蒙過盛(因壓力大、失眠、熬夜等)、每天攝入促進發炎食物......。您是否發現這些因素都很難完全避免呢?是的,也許這也是為何癌症幾乎可以說是一種現代文明病了,幾乎都是現代人類在環境、生活習慣的變化導致的。以前的人可沒有這麼多致癌危險圍繞在身邊,對吧?
慢性發炎所產生的各種細胞激素,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致癌基因的突變與活化,是我們必須要阻止或減緩發生的事。接下來,就來看看抗氧化、抗發炎要如何吃吧。
您可能有聽過自由基,自由基是強力的氧化壓力體,性質活潑,甚至還能引發連鎖氧化反應。換句話來說,他是一個壞人,並且還教唆其他好人一起變壞!壞上加壞,壞透了!在飲食上,抗氧化物就能阻止自由基產生的黑化過程。
抗氧化營養素通常含有可以接收自由基的結構,抗發炎營養素則是可以介入發炎介質的產生路徑,達到抗發炎效果,以下整理抗氧化、抗發炎營養素及其來源食物。
當然,舉了這麼多營養素的例子,就不能一直盯著同一種來吃。這些食物中,除了抗氧化抗發炎益處以外,還有其他我們未提及的營養存在。「彩虹飲食法」(食物顏色越多元越好)、「每天至少吃到30種不同食材」,都是這種多元化飲食的概念。營養素偶有重複,但綜合起來就是大補帖、精力湯。
延伸閱讀
癌症營養專欄 Act.1|癌症的開始
癌症營養專欄 Act.2|如何為癌症的家人、朋友準備食物
癌症營養專欄 Act.3|素食迷思:健康但吃不飽?
癌症營養專欄Act.4|商業配方的癌症點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