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三角定律:好菌定居腸道的關鍵秘密
你在挑選益生菌時會先看過 PTT、Dcard,或是 Google 評論嗎?在網路上,許多網友的困擾與疑惑,大多都是:哪一款益生菌可以解決我長期便祕問題?我工作壓力大,排便開始不正常,可以推薦我吃哪家益生菌嗎?也有比較深入一點的問題:吃一陣子,發現又開始不順了。
問題出在哪呢?
許多益生菌會添加乳酸菌或是乳酸菌的相似菌,吃來吃去都是乳桿菌屬(Lactobacillus),看似有許多種類,但其實就是兄弟姊妹。在菌種多樣性方面並不是太高,也就不能達到菌種間的互補效果。
從生物多樣性來看美三角定律
一個生物生態系,在物種多元、數量夠多的情況下,才會有穩定的族群可以長久生存,並且抵禦外在的危害,即為生物多樣性。而腸道的微環境同樣可以比擬為生態系,而不同的菌種即為多樣性來源,自然更能夠抵抗壞菌侵襲或是突發的腸道狀況。
美三角定律是將乳酸菌為基礎清掃腸道,以丁酸菌輔助,納豆菌做進一步防護,它們各有該菌屬的特點,結合起來就是一個最佳小隊,而我們稱之為美三角定律。
最佳美三角小隊成員的各司其職
第一角:乳酸菌
乳酸菌顧名思義能將乳糖轉化為乳酸,除了使乳糖不耐者可以耐受以外,產生出來的「乳酸」,可以使腸道形成「微酸環境」,而這樣的環境是不利於壞菌生長定居的,因此稱之為基礎清掃腸道。
清掃了一些腸道空間出來,好菌就有了可居住空房。不過,下一道關卡是:好菌搶得過壞菌來佔領腸道空間嗎?
要能夠搶占先機,必須是腸道內的優勢菌種,我們一些不健康生活習慣(低纖維、高糖、高脂肪飲食、久坐少動、熬夜、壓力大等),都會讓壞菌占盡優勢,就算清掃腸道了,下一批「租客」仍是惡鄰。也就是為什麼有些網友在吃了一陣子之後,又再次回到原本的狀態,突然就沒效了。
所以,在清掃完之後,我們必須提供強而有力的好菌進駐。
第二角:丁酸菌
丁酸菌是一種可產丁酸的菌種因而得名,而丁酸就是讓好菌強勢回歸的秘密關鍵,丁酸這種短鏈脂肪酸,可以作為好菌的食物,並且提供其他多元健康幫助(詳丁酸專欄),吃飽而強壯的好菌(包含乳酸菌、丁酸菌、以及後續要講的納豆菌)會更有機會長居在腸道中,使得長期的腸道健康獲得保障,排便持續正常。
那美三角定律的最後一角,又提供什麼樣的幫助呢?
第三角:納豆菌
納豆菌可以產生多種幫助消化的酵素,酵素是反應加速器,常見於生物中的多種生化反應中,有了酵素的幫助,在整個消化吸收排便的效率都能夠得到提升,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減少,對身體有多種助益,除了腸道不易發炎感染以外,也影響了排便的出力程度,停留短的糞便是可以最輕鬆寫意排出的,對於避免憩室症、憩室炎、大腸癌變都有關聯。
美三角定律:強大但不只如此
您了解美三角定律了嗎?不同菌種的確有它各自的效益,互相幫助、互相配合,缺一不可,使得美三角小隊成員菌種得以維持長久的腸道健康。不過,美三角定律可不只如此,許多科學期刊文獻陸陸續續揭開了這些菌種的保健能力,免疫、神經、代謝等等,都開始被提及,而科學研究就是這樣一個無止盡的發現過程。
美三角定律的強大,使用者都親身體會過。除此之外,那些尚未被發現、被解開的好處,就暫且當作大自然給我們的額外禮物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