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菌種圖鑑系列 1:腸道好菌有哪些?市售常見益生菌種類通通告訴你

什麼是益生菌?

益生菌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,它們存在於我們的腸道中,幫助維持腸道健康。這些好菌可以抵抗有害細菌的侵入,並有助於幫助消化、排便順暢,甚至能調整體質

市面上的益生菌百百種,各種不同的益生菌種類及功效,你都知道嗎?每天的飲食中都吃了哪些菌?這些菌對身體到底有哪些好處?有沒有重複吃了類似的菌呢?

根據台灣目前市售的益生菌相關產品,瑞福幫大家整理出了「台灣菌種圖鑑」系列文章,第一篇將帶你認識市售常見益生菌圖鑑,文內將分享益生菌菌種介紹,以及益生菌功效有哪些,讓你了解更多益生菌的基本概念。

想知道更多嗎?小編告訴你

有時候我們會聽到 A 菌、B 菌、C 菌、L 菌、S 菌名稱,這些其實是益生菌的學名,A 菌是嗜酸乳桿菌;B 菌是雙叉桿菌(例如:比菲德氏菌、雷特氏 B 菌);C 菌是乾酪乳酸桿菌;L 菌是保加利亞乳桿菌;S菌是嗜熱鏈球菌。

以下我們將針對不同菌種一一為大家介紹:

無人不知的 A 菌【嗜酸乳桿菌】

乳酸菌益生菌,將乳糖代謝為乳酸,抑制有害菌與致病菌的生長,常會添加在優酪乳成分中

我們常聽到的乳酸菌其實是一種分類,而且是少數乳酸菌當中,被證實對人體有益的菌種,其中,嗜酸乳桿菌是我們在市售發酵乳製品中最常見的一株,主要在小腸定居,它可以將乳糖代謝為乳酸,在腸道產生大量乳酸之後,能夠降低pH值有助於抑制有害菌與致病菌的生長,因此非常受到食品研發的重視,通常會在優酪乳中看見它,大家也要記得時時補充。

年紀越大就越少的 B 菌【比菲德氏菌】(雙叉桿菌)

乳酸菌益生菌,能減少急性腹瀉的機會及大腸桿菌的感染風險,更可改善便秘

在大家關注到乳酸菌之後,比菲德氏菌的名號也被大家開始關注,和嗜酸乳酸菌不同,比菲德氏菌主要在大腸定居,國外研究指出,急性腹瀉的機會減少、大腸桿菌的感染風險也同樣減少(參1),在醫學上的應用也有許多潛力,在購買發酵乳製品時,是特定廠商的主打,不妨看看成份標籤上有沒有它的蹤跡!

甜甜乳酸菌乳飲品裡的 C 菌【乾酪乳桿菌】

乳酸菌益生菌,產生澱粉酶,幫助澱粉的消化,消化不良的朋友可以從乳酸菌乳飲品中攝取,常出現在多多飲料中。

乾酪乳桿菌雖然有著乾酪的名字,卻存在我們常喝的「多多」當中,裡面最主要的菌種就是它。乾酪乳桿菌的耐受環境條件相對較寬,在口腔與腸道都有分布,而它同時可以產生澱粉酶,幫助澱粉的消化,消化不良的朋友可以從乳酸菌乳飲品中攝取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這些飲品常常會為了風味考量,都會添加大量的糖來平衡酸味,因此不宜常常飲用。

優酪乳一定要的 L 菌與 S 菌【保加利亞乳桿菌、嗜熱鏈球菌】

優酪乳中常見的益生菌

這兩株菌株,是國際酪農協會所訂,優酪乳中一定要有的兩種菌種,雖然名稱聽起來很洋氣,有些人聽到鏈球菌就覺得是壞菌,但是這幾乎是優酪乳的必備菌種,可見其重要性,你不可不知。

至於為何這兩者常常綁定一起,就要說到嗜熱鏈球菌的特性了,嗜熱鏈球菌可以產生葉酸、甲酸(參2),是保加利亞乳桿菌複製時的重要物質,能夠讓乳桿菌在腸道中活得更好。

益生菌是什麼?為什麼必須補充益生菌?

益生菌是一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生物,通常存在於人體的腸道中。它們能夠幫助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,增加有益菌的數量,並抑制有害菌的生長

目前在市面上常見的腸道益生菌種類以及益生菌菌種功效,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功能,除了可以透過日常飲食來攝取,也可以選擇適合的益生菌產品來補充,以維持日常順暢的腸道需求。

延伸閱讀

台灣菌種圖鑑系列 2:常見的壞菌種類有哪些?十分鐘告訴你如何避免壞菌偷偷作亂

台灣菌種圖鑑系列 3:不常見的好菌有哪些?這些益生菌要吃什麼才能取得?

參考資料

1. Selle, K., & Klaenhammer, T. R. (2013). Genomic and Phenotypic Evidence for Probiotic Influences of Lactobacillus Gasseri on Human Health. FEMS Microbiology Reviews, 37(6), 915–935.

2. Sieuwerts, S. et al. (2010). Mixed-Cultur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 Molecular Basis of Mixed-Culture Growth in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and Lactobacillus Bulgaricus.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, 76(23).

延伸閱讀

癌症營養專欄 Act.1|癌症的開始
解密外泌體:醫療新寵如何改寫藥物傳遞與再生醫學未來?
從中年開始,打好健康基石:腸道保養的關鍵指南

癌症營養專欄 Act.1|癌症的開始

了解癌症的關鍵,其實從「細胞失控」開始!你知道健康細胞為什麼會突然變成癌細胞嗎?每天接觸的習慣,竟可能是癌症悄悄發生的導火線。從基因變化到生活風險,揭開癌細胞暴衝的真相——你一定要知道的健康警訊與預防方法!

READ MORE
癌症營養專欄 Act.1|癌症的開始

癌症營養專欄 Act.1|癌症的開始

了解癌症的關鍵,其實從「細胞失控」開始!你知道健康細胞為什麼會突然變成癌細胞嗎?每天接觸的習慣,竟可能是癌症悄悄發生的導火線。從基因變化到生活風險,揭開癌細胞暴衝的真相——你一定要知道的健康警訊與預防方法!

Read More

解密外泌體:醫療新寵如何改寫藥物傳遞與再生醫學未來?

你知道細胞也能「寄快遞」嗎?外泌體是細胞釋放的超迷你囊泡,不但能傳遞關鍵訊息,還能把藥物準確送達目標細胞,甚至穿越血腦屏障,讓治療變得更安全有效!本文將帶你認識這顆再生醫學的新星——從天然細胞釋放的外泌體,到經過工程改造或人工合成的智慧載體,它們如何應用在癌症治療、神經疾病、甚至疫苗研發?讓我們一起揭開外泌體的未來潛力與挑戰!

READ MORE
解密外泌體:醫療新寵如何改寫藥物傳遞與再生醫學未來?

解密外泌體:醫療新寵如何改寫藥物傳遞與再生醫學未來?

你知道細胞也能「寄快遞」嗎?外泌體是細胞釋放的超迷你囊泡,不但能傳遞關鍵訊息,還能把藥物準確送達目標細胞,甚至穿越血腦屏障,讓治療變得更安全有效!本文將帶你認識這顆再生醫學的新星——從天然細胞釋放的外泌體,到經過工程改造或人工合成的智慧載體,它們如何應用在癌症治療、神經疾病、甚至疫苗研發?讓我們一起揭開外泌體的未來潛力與挑戰!

Read More

從中年開始,打好健康基石:腸道保養的關鍵指南

本篇文章探討了中年健康管理的重要性,強調腸道健康作為維持身體機能的基石。隨著年齡增長,腸道菌相變化可能影響營養吸收、免疫調節與代謝功能。影響腸道健康的因素包括飲食、壓力、作息不規律與年齡增長,因此透過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與補充益生菌來維持腸道健康至關重要。文章最後介紹了美三菌,結合宮入菌(CBM588)、枯草菌與乳酸菌,幫助維持腸道平衡,為關注消化與健康的族群提供有效支持。

READ MORE
從中年開始,打好健康基石:腸道保養的關鍵指南

從中年開始,打好健康基石:腸道保養的關鍵指南

本篇文章探討了中年健康管理的重要性,強調腸道健康作為維持身體機能的基石。隨著年齡增長,腸道菌相變化可能影響營養吸收、免疫調節與代謝功能。影響腸道健康的因素包括飲食、壓力、作息不規律與年齡增長,因此透過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與補充益生菌來維持腸道健康至關重要。文章最後介紹了美三菌,結合宮入菌(CBM588)、枯草菌與乳酸菌,幫助維持腸道平衡,為關注消化與健康的族群提供有效支持。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