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,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

台灣菌種圖鑑系列 2:常見的壞菌種類有哪些?十分鐘告訴你如何避免壞菌偷偷作亂

每當你上廁所味道很重或排遺型態異常的時候,可能會被說:「你有滿肚子(腸道)的壞菌。」

不過其實大部分的腸道菌都是平常不作亂的伺機性病原菌(約 60%~70%),剩下的才是好菌(約 10%~20%)與壞菌(約 20% (參1)

而壞菌不只會讓你腹痛腹瀉,還有其他潛在的壞處,瑞福生醫整理了以下的壞菌圖鑑,讓我們花10分鐘的時間來認識他們!

腸道菌叢失調怎麼辦?腸道菌群失調症狀有哪些

腸道好菌壞菌其實是一直是並存,當出現腸道菌群失調症狀時,就容易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...等症狀,雖然症狀不太容易達到致死,但這些腸道菌群失調症狀也會造成日常生活裡的不便。

當腸道菌叢失調怎麼辦?

這時要先給予水份與電解質補充,補充身體失去的鹽分和電解質,盡量選擇清淡且易消化的飲食,通常在休息幾天後,不適感都會得到緩解。

想知道更多嗎?小編告訴你

一般來說,壞菌的種類同樣繁多,而各國不同的飲食習慣也會讓腸內菌種比例不同,以臺灣來說,國人以擬桿菌門佔比最多;美國人則是厚壁菌門

研究指出,擬桿菌門的細菌與減少肥胖風險可能相關;厚壁菌門則是可能和增加肥胖風險相關 (參2),不過,肥胖並非單一因素造成,若有相關問題仍需諮詢營養師

壞菌有哪些?台灣飲食中常見的腸道壞菌種類

腸道壞菌種類百百種,在日常飲食中最常見的壞菌有哪些呢?

藏在隔餐飯裡的仙人掌桿菌、常聽到的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愛吃海鮮生食容易出現的海洋弧菌,都是在日常餐食中很容易出現偷偷作亂的壞菌。

不要吃隔餐飯【仙人掌桿菌】

仙人掌桿菌,菌如其名,長相很類似仙人掌,而且在環境中分布相當廣泛,尤其在含澱粉量高的食物,因此大多數造成的中毒案件是米飯保存不當,即使重新加熱,部份毒素仍然穩定,不可在室溫下放隔餐再加熱食用

仙人掌桿菌的中毒現象包括:嘔吐型(熱穩定)與腹瀉型(熱敏感)兩種,潛伏期不一,持續時間也不太相同,因為幾乎無至死案例發生,所以給予水份與電解質補充,幾天後即可恢復

遍地開花【金黃色葡萄球菌】


相信大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不陌生,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菌種之一了,而同樣的,和仙人掌桿菌一樣,金黃色葡萄球菌依其外觀型態進行命名,球菌聚集在一起,像是一串金黃色葡萄串,毒素是熱穩定型,所以在繁殖並產生成腸毒素後,請盡量避免再次加熱食用。

若要破壞毒素,需要煮沸並持續加熱 2 小時,想必那時的食物也已經沒辦法再吃了。毒素潛伏期約 1~7 小時,相對較快速,但持續時間較長,至少 24 小時以上,雖然幾乎零死亡率,但嘔吐、噁心、腹痛、腹瀉、虛脫、發燒等可能的症狀,也相當不適。

想知道更多嗎?小編告訴你

食物保存的危險溫度是 7℃~60℃之間,在這個溫度區間大多數的致病細菌都適合生長,因此即使是天氣寒冷時,食物還是應該放到冰箱保存

海鮮生食要注意【海洋弧菌】


海洋弧菌又叫做創傷弧菌,對於喜歡潛水、跳水、吃生魚片的人來說,這個細菌你不可不知。海洋弧菌存在於溫暖海洋(約攝氏 20 度,通常是較低緯度)當中,容易在有傷口時下水後感染,繁殖後可能引發潰爛;而對於喜歡吃生食的人來說,同樣也可能經由食用感染海洋弧菌,例如生食牡蠣、蚌類、生魚片等。

海洋弧菌的口服潛伏期較長,約 12 小時至 4 天,創傷感染則是 12 小時以內,若傷口或食物中毒狀況沒有及時處理,死亡率較前面兩種致病菌高出許多,可能會腹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發燒、打冷顫等,傷口則是會有紅腫、水泡潰爛等,由於是熱敏感的細菌,請盡量選用來源新鮮、處理純熟的店家食用,或完全加熱煮熟

腸道菌叢失衡,如何清除腸道壞菌?

壞菌對腸道有這麼多的隱患,如何清除腸道壞菌應該是許多人想知道的事。

其實腸道好菌壞菌通常都是共存在腸道中,只有在出現腸道菌叢失衡時,才會出現讓身體不適的症狀。

因此,平時就需要補充益生菌及益生質,幫自己做好腸道健康的保養,就不用擔心腸道菌叢失調治療該怎麼做囉!

延伸閱讀

台灣菌種圖鑑系列 1:腸道好菌有哪些?市售常見益生菌種類通通告訴你
台灣菌種圖鑑系列 3:不常見的好菌有哪些?這些益生菌要吃什麼才能取得?

參考資料

1. 長庚醫訊-〈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及疾病〉林口長庚胃腸科教授陳邦基顧問醫師

2. Mcdonald, D. et al. (2018). American Gut: An Open Platform for Citizen Science Microbiome Research.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, 3(3)

copywriter

作者尚未填寫簡介